締倫生物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,主要用于觀察生物切片、生物細胞、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、流質沉淀等物體,也可以觀察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物體以及粉末、細小顆粒等。其主要利用光學放大技術,通過透鏡對樣本進行放大觀察。光源發出的光線照在凸透鏡上,透鏡把光線聚焦成一束射線。經過樣品后,樣品會對光線進行吸收、散射、透射等作用,然后所得到的光線會再次經過凸透鏡,使其被聚焦在一個點上。這些光線被通過增倍器和放大鏡進一步放大,并由目鏡聚焦到眼睛中的視網膜上,形成一個虛擬的放大圖像,從而實現對樣品的放大觀察。
締倫生物顯微鏡的操作步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步驟,結合不同來源的說明,整理如下:
一、準備工作
放置與檢查
將顯微鏡放置在平穩的工作臺上,鏡座距臺面邊緣約7厘米,確保穩定性。
檢查電源線路、防塵罩、目鏡、物鏡是否完好,確認使用記錄登記狀態正常。
清潔顯微鏡表面,尤其是物鏡和目鏡,避免污染影響觀察(可用擦鏡紙輕拭)。
安裝與調整
安裝目鏡和物鏡,調整鏡筒高度至與雙眼視線平齊,避免長時間觀察導致疲勞。
接通電源,開啟光源開關,根據樣品類型調節亮度和光圈,使視野清晰且不過亮。
二、對光與調焦
低倍物鏡對光
轉動轉換器,使低倍物鏡(如4×或10×)對準載物臺通光孔,保持物鏡前端與載物臺約2厘米距離。
左眼注視目鏡(右眼保持睜開),調節反光鏡或內置光源,直至視野呈現均勻明亮的白光。
放置樣品
將玻片標本固定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固定,確保標本正對通光孔中心。
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慢下降至物鏡接近標本(眼睛從側面觀察,避免壓碎玻片)。
初步調焦
左眼通過目鏡觀察,反方向旋轉粗準焦螺旋,緩慢提升鏡筒直至看到物像輪廓。
調節細準焦螺旋,使圖像清晰銳利。
三、高倍物鏡觀察
切換高倍物鏡
先用低倍物鏡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并調至清晰。
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(如40×),此時視野可能變暗,需增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鏡。
僅用細準焦螺旋微調清晰度(高倍物鏡景深較淺,需緩慢調節)。
注意事項
嚴禁直接用高倍物鏡尋找目標,避免損壞標本或物鏡。
若視野過暗,可適當調高光源亮度或調整聚光鏡。
四、觀察與記錄
優化觀察效果
根據需要調節光圈、聚光鏡或光源亮度,增強對比度和細節。
雙目顯微鏡需調整瞳距,使雙筒視野重合。
記錄結果
使用繪圖或拍照記錄觀察結果,標注物鏡倍數、樣本特征等信息。
五、結束操作
收尾步驟
取下載玻片,將物鏡轉成“八”字形,聚光器降下,關閉電源并罩上防塵罩3。
填寫設備使用記錄,整理實驗臺。
維護注意事項
避免用衛生紙擦拭鏡頭,需用專用擦鏡紙;鏡頭污染時可用少量乙醇y醚混合液輕拭。
長時間不用時應關閉電源,防止光源老化。